數(shù)十年不遇的低溫、冰雪災害,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全國軍民的共同努力,終于被擊退了。但是每當在新聞媒體上看到電力工人用原始的方法登上高壓鐵塔、破除塔身及輸變電線上覆冰的鏡頭時,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們偌大的國家,有著眾多的科學家和先進的科學技術,許多科學技術占世界領先地位,難道就不能攻克小小的高壓輸變電線覆冰難題?
就在我百思不得其解之際,我突然看到了應用在秦嶺重冰區(qū)馬向線、37年無事故的帶負荷融化線路覆冰技術引起電力專家關注的相關報道,心中得以釋然。但我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我不是不知道這場曠日持久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實在出乎人們的預料,使人們來不及應對,我也不是不知道歷史上南方的高壓鐵塔的設計與北方有別,但我卻怎么也不明白已經在我國獨家自主研發(fā)了37年之久、并且已被實踐證明切實有效可行的帶負荷融化線路覆冰技術,為什么多年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看到電力工人爬冰臥雪、冒著生命危險一次次登上濕滑的高壓鐵塔人工除冰,我們許多人都在為他們的安全捏著一把汗。假如早日將這一技術推廣應用開來,就能有效地避免11名電力工人的犧牲,也能極大地減輕冰雪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
細細想想,我們各條戰(zhàn)線還有多少科學技術被束之高閣?人常說:“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些科學技術我們對外宣傳、推廣不夠,有些科學技術研究開發(fā)不夠,有些科學技術則是早已研制成型卻沒有被充分利用。一場異常嚴重的冰雪災害,用無可爭辯的事實、血的教訓,再一次向人們發(fā)出警告:不能再讓先進的科學技術躺著睡大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