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是職工的家。我們每走一步路,所干的每一項工作,都要讓職工體會到家的溫暖。不替職工說話辦事的工會干部決不能稱為合格的工會干部。”這是記在陜建二公司工會主席齊代水日記中的一句話。
1987年5月齊代水當選為公司工會主席,一干就是23年。這其間,先后獲得了各種獎勵68次。
齊代水總結了一個 “四到原則”,并把它作為自己開展工作的標準。即話說到,路跑到,心盡到,能辦到的事一定給職工辦到。
話說到。齊代水說:“職工來反映問題,工會主席要耐心聽,要有原則,要兼顧到國家、企業(yè)和個人的利益。要給職工把政策、法規(guī)講透、講清,職工大多還是通情達理的。”有一次,一個職工生病后,沒有按公司的醫(yī)療制度辦,擅自外診,花費頗多。事后該職工多次就醫(yī)療費問題找齊代水解決。他熱情接待,推心置腹地講法規(guī)、政策,最后使那位職工心服口服。另一方面,齊代水又和單位協(xié)商,為該職工爭取到了1200元的補助費
路跑到。齊代水常說:“為職工辦事,再難都要親自去。只有把路都跑到了,問題才能解決!惫韭毠に纬喾逡蚬ナ篮蟛痪茫呐畠嚎忌狭舜髮W,但家里困難,孩子可能上不了學。為此,齊代水先后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最終籌到了5000元錢,幫宋赤峰的女兒圓了大學夢。
心盡到。職工熊漢青是齊代水結對子幫扶救助的對象,齊代水經(jīng)常買好營養(yǎng)品去他家看望他,解決實際困難。一天夜里,齊代水突然接到熊漢青妻子打來的電話,說熊漢青病故了。齊代水二話沒說,立即起來并叫上幾個人一同趕往醫(yī)院,幫助家屬料理后事。后來,他又將單位拖欠其的數(shù)月工資,醫(yī)療費及家屬生活費等棘手問題一一落實,幫職工家屬解決了生活問題。
能辦的事一定給職工辦到。公司有批六十年代的老職工,沒活干時他們就回家,有任務時公司才通知他們回來,如果不按時回來就會被除名。一次,有4名職工沒有按時回來,本來應對他們予以除名。但為了慎重起見,齊代水與勞資部門的人一起到這4名職工所在的眉縣、扶風等地了解情況。結果發(fā)現(xiàn)這幾個人的家都是在非常偏遠的地方,交通和通訊十分不便,因此他們沒有及時接到通知,才沒有按時回到企業(yè)。齊代水向公司說明情況后,使這幾名職工的利益得到了保護。
職工們都愿意和齊代水交朋友,無論大事小事、公事私事都愿意找他幫忙。而他也總是把為職工辦實事當作自己神圣的職責,千方百計地盡力為職工解決難題。 本報記者 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