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榆林市地處我省的最北部,山區(qū)面積大,交通不發(fā)達,經濟貧困縣多,工會經費收繳工作難度較大。近幾年為了收好、管好、用好工會經費,榆林市總抓住地稅代征工會經費試點工作,不斷擴大經費來源,夯實基礎,強化管理,財務工作取得了較大成績,工會經費收繳逐年增長,由2000年的195萬元上升到2005年的725萬元,改變了經費不足、工作受制的狀況。
近年來,隨著國有企業(yè)改制工作的不斷深入,企業(yè)所有制結構和經濟關系、勞動關系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部分企業(yè)被兼并、租賃、優(yōu)化組合、帶資分流,致使下崗職工增多,職工人數難以統(tǒng)計準確,職工工資總額經常變化,工會經費收繳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針對這一情況,榆林市總在地稅代征工會經費時,對全市12個縣(區(qū))和市直近千個基層單位,逐一調查摸底,掌握了職工總數、工資總額等基本情況和基層工會在收繳工會經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使地稅代征試點順利進行。
為了保障工會經費收繳持續(xù)增加,市總想盡辦法擴大經費來源。一是抓新建工會經費收繳工作。近兩年來,在黨政機關中新建了35個基層工會組織,18個系統(tǒng)工會組織,通過組建工會工作,擴大了工會經費的收繳范圍。二是抓經費大戶的收繳工作,對萬元以上的經費大戶逐戶登門催交。三是抓“老大難”單位經費收繳工作。他們還積極主動地爭取同級黨委、政府、財政等方面的支持,2004年市總工會與市財政局聯合發(fā)文,要求各縣(區(qū))財政將工會經費列入預算,保證按時足額給予撥交。市財政每年給市總工會實行定額補助。市總領導還多次與有關縣(區(qū))領導協商,對黨政、事業(yè)單位的工會經費,實行財政統(tǒng)一劃撥。目前,榆陽、神木、靖邊等縣(區(qū))工會實行了這種辦法,不僅減少了工會經費收繳的工作量,而且保證了工會經費的足額收繳。
責任編輯:sxworker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