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在线观看免费的a站国产_91国自产精品中文字幕亚洲_白嫩美女酒店国产精品_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免费_久揄鲁鲁一二三四区在线

不良信息舉報電話:陜工網(029-87342651)
留言板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工會 > 工會要聞 中國式『知恩不感、施恩索報』的尷尬
2007-08-28 09:56:08來源:
字體:【 】     分享到:
   據報道,8月中旬,襄樊市總工會、市女企業(yè)家協會聯合舉行的第九次 “金秋助學”活動中,主辦方宣布:5名貧困大學生被取消繼續(xù)受助的資格。受助一年多,沒有主動給資助者打過一次電話、寫過一封信,更沒有一句感謝的話,襄樊5名受助大學生的冷漠,逐漸讓資助者寒心。
    消息甫出,有人指責學生忘恩負義、知恩不感,也有人指責企業(yè)家為富不仁、強人所難。筆者認為,不講邏輯地揮舞大棒,進行單純的批判,于事無益。
    具體而言,受助大學生該不該向資助者打打電話、寫寫信、說些感謝的話?當然該!從宏觀上,人家慷慨解囊,救你于危難之中,表達感謝是人之常情;從細節(jié)上,早在入學前,襄樊市總工會就給每名受助大學生及其家長發(fā)了一封信,希望他們抽空給資助者寫封信,匯報一下學習生活情況。就如在一些地方,貧困生接受捐贈前先簽 “工作后要捐款”的道德協議一樣。這叫有約在先,要是不遵守,顯得既不近人情,又有違契約精神之嫌。
    其實,資助者要求受資助者定期匯報學習情況等等,無可厚非。說高尚點,這有利于監(jiān)督受助者善款善用,還有助于督促受助學生好好學習;說狹隘點,即便要求受助者日后圖報,又何咎之有呢?只要雙方你情我愿即可。問題的關鍵是,在現實語境下,富人容易招致口水,而且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有錢人施恩也不應圖報,圖報的施恩便居心不良。有句話常常口耳相傳:你對別人的恩你要忘記,別人對你的恩你要記住。
    于是, 《湖北5名貧困大學生受助不感恩被取消資格》這則新聞就被不少人解讀為,企業(yè)家太為富不仁,你有什么資格要求受助者對你匯報,這不是道德勒索嗎?同時,許多人對受助的學生滿懷同情,紛紛進行聲援和力挺。這種錯位的結局和扭曲的批判邏輯,令人感慨良多。由此,我想起了我的捐助小記。讀大學時,我用稿費資助了一名安徽滁州的失學女童,當我將500元匯給負責此事的安徽省婦聯后,不久就收到了該女童的感謝信,我也迅速回信,鼓勵她好好學習,有什么要求可寫信給我。但后來,我就再也沒收到她的來信了,我也沒有再寫信給她。現在我想,如果一直保持聯系的話,想必我還會繼續(xù)幫助她。遺憾的是,現在無法知道該女童的消息了,不知道她過得好不好?能繼續(xù)讀完初中沒有?回憶這段往事,筆者想說明的是,資助者希望得到受助者的消息,其實并非全為索報。
    一件正常的捐助為何偏偏以雙方關系破裂而告終?為何引起軒然大波?為何資助者、受助者,包括旁觀者都不無失態(tài),不能心平氣和呢?這實際上與我們欠缺慈善文化有關。正因為我們的慈善文化沒有深厚的社會根基,企業(yè)家的每次捐款總引人注目,被眾星捧月,資助者難免心理失衡;而受助者又缺乏慈善文化的熏陶,缺乏契約精神,同時,受社會不良習氣影響,對一些富人心存敵意,認為受到資助是理所當然。
    中華慈善總會理事章立凡說,良好的民間慈善需要有三個層面的土壤,法律、道德和文化。慈善文化其實是慈善最內核的東西,因此要培植出成熟的慈善文化,不僅先富起來的人需要努力,我們每個人也不應作壁上觀。當富裕的人把慈善當作精神胎記,當普通百姓把善念當作精神信仰,當受助者知恩圖報,當政府為慈善事業(yè)構建出良好的制度設計時,相信這種中國式 “知恩不感、施恩索報”的尷尬場面就會大幅度減少。



責任編輯:sxworker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

新聞推薦
閱讀推薦
熱門圖片

陜工網——陜西工人報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蓮湖路239號 聯系電話: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陜ICP備17000697號陜公網安備61010402000820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5陜工網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鏡像 網站圖文若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