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
一鍋食材多樣、鮮美清爽的好湯暖胃又營養(yǎng),搭配其他菜肴和主食也相得益彰。不過,不少傳統(tǒng)湯品是用肉類為底料,對于現(xiàn)在逐漸變暖的天氣,顯得有點油膩厚重,其實,用一些素菜也能做出美味湯品。
高湯的“鮮味”,有什么秘訣
要想做出一鍋鮮美素湯,先要了解到底哪些因素決定了湯的美味。
雖然食材、火候和炊具在不同環(huán)節(jié)都發(fā)揮著作用,但食材的作用是決定性的。食材中各種成分不僅讓湯更鮮美,還能改善湯的口感、氣味和視覺狀態(tài),達到色香味俱全的效果。
呈鮮味氨基酸和小分子肽帶來鮮味
常見的呈鮮味氨基酸有谷氨酸(和鹽結合就是谷氨酸鈉,味精的主要成分)、天冬氨酸(味精的另一成分)、苯丙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和酪氨酸等,這些成分廣泛存在于多種食物。水產品中就含有豐富的呈鮮味氨基酸,這正是魚、蝦、貝類做湯很鮮美的原因。
呈鮮味肽是由谷氨酸、天冬氨酸等多種氨基酸組成的小分子肽類鮮味物質,和呈鮮味氨基酸一樣,廣泛存在于肉、蛋、果蔬等天然食品中。
糖能讓湯品提鮮
“加少許糖”是不少大廚煲湯時提鮮增味的小秘訣。少許糖的加入并不會使湯變甜,但卻能平衡和改善口感。糖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調和食材本身的酸澀(比如一些蔬菜自帶澀味),同時還能促進氨基酸等鮮味物質釋放,讓鮮甜更上層樓。
另外,糖和鹽的相互作用能適度“削弱”咸味,讓味道更柔和、更有層次。
用這些蔬菜煮“素高湯”,鮮掉眉毛!
“天然味精”類
很多人都發(fā)現(xiàn),加了香菇、平菇、杏鮑菇、口蘑、金針菇、蟹味菇等常見菌菇,或者海帶、紫菜等藻類的素湯都特別鮮美。
這是因為菌菇類、菌藻類富含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各種呈鮮味氨基酸和核苷酸,而且菌菇中還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糖,只需要加少許鹽就能獲得清甜鮮美的口感。
酸甜可口輔助類
番茄、娃娃菜、南瓜、玉米等蔬菜自帶酸甜,用來煲湯能讓湯品味道更加鮮美、滋潤。
尤其是番茄,富含有機酸、糖分和番茄紅素,不僅能賦予湯酸甜多層次的口味和漂亮的顏色,番茄中谷氨酸含量也不低,能讓鮮味加成。這也是為什么番茄無論搭配肉類(如番茄牛腩),還是素菜(如番茄豆腐湯)都很美味的秘密。
南瓜做湯能讓湯品更醇厚,其富含的類胡蘿卜素對視力也很有益。
娃娃菜除了味道清甜,也是呈鮮味氨基酸大戶。當娃娃菜被煮到軟糯,谷氨酸、天冬氨酸等就充分釋放了,像娃娃菜豆腐湯、娃娃菜蘑菇湯、娃娃菜皮蛋湯都既美味又健康。
營養(yǎng)升級豆制品類
相比其他素菜,豆腐、豆干、豆皮等豆制品具有高蛋白、高鈣的營養(yǎng)優(yōu)勢。再加上燉煮過程中豆類蛋白質會釋放谷氨酸、天冬氨酸等鮮味物質,如果和菌菇等組合,可以大大提升湯品口味。
需要注意的是,豆干、豆皮含鹽量較高,煮湯時應減少食鹽用量。
豆芽也是煲湯的好食材。有研究表明,豆類發(fā)芽過程中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等鮮味氨基酸含量上升,成為其鮮味主要來源。豆芽豆腐湯、豆芽菠菜湯都是清爽鮮美的素湯。
增香調味點睛類
有人喜歡煮湯時加香菜、羅勒、薄荷等含有大量醇類、醛類、萜類揮發(fā)性香味物質的調味菜品,這的確能讓素湯清新怡人。也有人喜歡加入洋蔥和大蒜來讓湯嘗起來更濃郁。
雖然在調味菜的選擇上見仁見智,但這些菜品都富含多酚類、黃酮類、有機硫化物等抗氧化物質,對健康大有裨益。
時令野菜類
薺菜、莼菜、馬齒莧等時令野菜也含有一定量的氨基酸,用這些野菜煮湯也是應季的鮮味享受,像莼菜豆腐湯就是江南地區(qū)的特色美食。不過這類蔬菜時令性強,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
這些素菜煲湯不僅味道好,相比肉湯還有個顯著優(yōu)勢:低脂肪、低嘌呤。只要避免在做湯前用重油炒菜,這些素湯中脂肪的含量會相當低。
至于嘌呤,除了菌菇類、豆芽含嘌呤較高,其他幾類大多屬于低嘌呤食物,可以放心食用。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