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的今天
重慶一家照相館里
一位父親正抱著兒子拍照
他特地讓8歲的兒子將一份
《大公報》號外疊好拿在胸前
并叮囑兒子要特意將大標題對著鏡頭
那張《大公報》號外大標題正是:
《日本投降矣!》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大公報》使用了
前所未有的超大字號
發(fā)布這力透紙背的5個字
號外一經發(fā)出
就被民眾搶購一空
人們奔走相告,萬人空巷
80年前
得知日本投降的親歷者
是什么樣的心情?
這是一個等待了太久
為之奮戰(zhàn)太久的消息
這一天
全國各地沸騰了
在延安
詩人蕭三以《延安狂歡夜》記錄這一天
“我還守著一盞殘燈
山溝里死一般地寂靜
忽然山上山下,人聲異常嘈雜
又聽鑼鼓喧天
有人甚至亂敲銅盆
有的用力吹喇叭
整個延安起了騷動
男女老少涌出窯洞
……
人似潮水流向街頭,旗幟招展在星空
人們舞火炬,扭秧歌,喊口號
人們只是叫,只是跳,只是笑”
在蜂擁來去的人群中
有一位拄著拐杖的榮譽軍人
他是在平型關大捷中光榮負傷的
他激動地說:
“我的血沒有白流!”
人群中一個賣水果的商販
情不自禁地跳了起來
把筐中的水果拋向空中
大聲喊道:
“不要錢的勝利果,請大家自由吃呀!”
人們報以熱烈的掌聲
1945年8月15日的延安,軍民通宵慶祝日本投降。
在重慶
整個城市像是“沸騰的開水鍋”
當地一家報紙記錄下這一刻:
“磁器口一露宿的瞎眼叫花
聞得鞭炮聲,忙問啥事
知是日本投降的消息后
他便拋去破碗、竹杖作瘋狂地吼叫
亂吼亂跳一陣
附近水果攤被他踩翻好幾處
要是在平時,叫花真是兇多吉少
但是攤販不僅不發(fā)怒
反去抱著叫花喊:‘安逸!’”
日本無條件投降后,重慶街頭狂歡的民眾。圖:重慶日報
在昆明
西南聯(lián)大教授聞一多
曾經發(fā)誓
抗戰(zhàn)一日不勝利,就一日不剃須
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后
他立馬去剃了胡須
留下了這張為人熟知的照片
聞一多獲悉日本投降后,立即兌現(xiàn)諾言,剃去長須。聞立雕供圖
在上海
著名作曲家陳歌辛得知消息后
心潮澎湃
創(chuàng)作了歌曲《恭喜恭喜》
“皓皓冰雪溶解
眼看梅花吐蕊
漫漫長夜過去
聽到一聲雞啼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陳歌辛為自己署名“慶余”
很多人不知道
現(xiàn)在這首總在春節(jié)播放的歌曲
寫下的時候
恭喜的不是新年來到
而是“慶祝劫后余生”
恭喜贏得勝利
80年前的這一天
不只有歡笑
還有淚水
為了這場勝利
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1945年8月15日
鄧玉芬在親人的墳前哭了
家住今屬北京密云的鄧玉芬
家境貧寒
和丈夫含辛茹苦地拉扯起7個兒子
1933年,鄧玉芬的家鄉(xiāng)
被日本侵略者占領
劃入偽“滿洲國”
侵略者強迫百姓忘記自己是中國人
鄧玉芬對孩子們說:
“記住,咱是中國人
到死也不能忘了祖宗!”
鄧玉芬
1940年
八路軍來到密云豬頭嶺
鄧玉芬第一次聽八路軍宣講抗日道理
懂得了只有窮苦人都行動起來
拿起槍桿,才能救國救己
她和丈夫商量:
“抗日是咱自己的事
把兒子叫回來打鬼子去吧!”
鄧玉芬的大兒永全
二兒永水成為游擊隊戰(zhàn)士
后來,三兒永興
不堪忍受財主的欺壓跑回家來
鄧玉芬又送三兒參加了白河游擊隊
三個兒子隨游擊隊到外地作戰(zhàn)
鄧玉芬托人捎去話:
“別惦記家,安心打鬼子”
兒子在外抗戰(zhàn)
鄧玉芬在家為八路軍
燒水做飯、縫補衣服
為傷員喂湯喂水、精心照顧
把糧食省下來,自己以野菜充饑
每當傷病員痊愈離開
她都像送兒子出征一樣
拉著手送出老遠
鄧玉芬?guī)椭[藏傷病員的山洞
1942年,噩耗傳來
丈夫任宗武和五兒永安被日軍殺害
四兒永合被抓走
鄧玉芬聞訊幾次暈厥過去
她對兩個小兒子說:
“姓任的殺不絕,咱和鬼子拼到底!”
1942年秋
大兒永全在戰(zhàn)斗中壯烈犧牲
1943年夏
四兒永合慘死在鞍山監(jiān)獄
1943年秋
二兒永水在戰(zhàn)斗中負傷回家休養(yǎng)
因傷情惡化死在家里
1944年春
日軍進行瘋狂“掃蕩”
小六兒跑丟了
鄧玉芬背著7歲的小七
躲進一個隱蔽山洞
為了掩護藏在附近的鄉(xiāng)親和干部們
她眼睜睜地看著幼子
連病帶餓死在懷里
她再也承受不住這巨大的打擊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